8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之南方科技大学徐晶教授和复旦大学周刚教授 应邀来化学化工学院讲学

发布者:谢慧勇发布时间:2020-10-02浏览次数:31

2020年10月2日,在江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时,南方科技大学徐晶教授和复旦大学周刚教授应邀参加了化学化工学院的迎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报告在化学化工学院方荫楼5区5511会议室举行,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

在报告会上,徐晶教授作了题为“复杂笼状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的学术报告,他从笼状天然产物的特点和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意义为我们展开介绍。徐教授从合成化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笼状天然产物的环系骨架、连续的手性中心和密集取代的原子。针对该类分子的骨架构筑、合成中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控制等方面,徐教授介绍了该类化合物的机遇与挑战。该课题组近五年来重点关注复杂笼状天然产物的高效全合成研究,汇报近几年该课题组的一些代表性研究工作,如一些虎皮楠生物碱、二萜和二倍半萜的全合成工作。徐晶教授作完报告后,与参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徐晶教授,2000年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化学系。2004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随后加入药明康德公司担任有机合成研究员。2005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读博,师从A. Giannis教授从事药物化学与天然产物合成研究。2009年博士毕业,2009-2013年间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E. A. Theodorakis 教授课题组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随后在与 C. A. Guerrero 教授(UC San Diego)短暂合作后,于2014年4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开展独立研究。同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项目,随后晋升为准聘副教授。2020年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同年被南方科技大学破格晋升为终身教授。课题组主要关注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以及小分子药物研究。近三年来在国际化学一流期刊发表包括 Nat. Rev. Chem. 一篇、J. Am. Chem. Soc. 三篇、Angew. Chem. Int. Ed. 两篇、Nat. Comm.一篇、Nat. Prod. Rep. 一篇等多个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工作。

随后周刚教授作了题为“齐聚物在分子导线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他以有机单分子导线是分子器件的基础为我们展开介绍。周刚教授详细介绍了设计合成新型有机单分子导线以及研究其导电机制的科学意义。针对单分子导线的导电机制、电导的连续调控和非巯基单分子导线等三个方面关键科学问题,该课题组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齐聚物导线分子,并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能。报告会后,周刚教授与参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周刚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2006年至2009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9年进入复旦大学,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工作。合计发表SCI论文八十余篇,包括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Mater.、Nature Nanotech.、PNAS、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共被他人正面引用四千余次,授权国际专利1项、中国专利11项。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上海市“浦江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等项目资助。